究竟什么樣的人適合讀職校呢?當記者向大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時,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兩種答案。一部分人用十分不屑的語氣說道:英語不好的、不愛學習的、對書本上的知識沒有興趣的才會去就讀職校。他們說:“誰愿意去讀職校啊,都是沒辦法的事”、“有能力的都去本科,被挑剩下的學生才選擇職校”。 
       華東交通大學的一名學生干部認為:“學習成績一般,達不到本科線,迫于就業壓力的”這類人,會選擇職校。他們不擅長理論知識學習,而善于實踐操作,動手能力強。這樣回答問題的,都是本科院校的學生。還有一部分人這樣回答:動手能力強的、自制力強的、喜歡實踐的、性格外向的、活潑開朗的、溝通能力比較強的、思想活躍的。持有這種觀點的大學生,都曾親眼見識過職校學生的優秀。一名同學說:職校不錯的,我哥就是職校生,比很多本科生都“吃“得開。也有一些顯然是經過思考的聲音:“想進入社會后能有一技之長的學生會去職校院校”、“選擇職校有時候是一個志向問題,也有可能是個人價值取向不同所導致”。在各式的回答中,有一種觀點,大家幾乎是異口同“聲”:職校的學生,動手能力強,以就業為導向。的確,職校教育和本科教育不一樣,職校教育與勞動力就業市場有著更為緊密的聯系。對于職校院校來講,以就業為導向,培養應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是其要義。這兩年,在各類的大學生就業招聘會上,職校院校的畢業生大放異彩,以其專業性強、心態平穩的優勢獲得眾多企業的青睞。 
       職校院校畢業的學生,到基層一線工作并不丟人。白領固然讓人羨慕,藍領也并非低人一等。踏實努力、積累經驗才是最重要的。對就業崗位的不挑不揀,對專業技能的熟練把握讓用人單位格外喜歡職校生。最新發布的《2010就業藍皮書》顯示,2009年全國職校畢業生在畢業半年后的就業率和月薪增長上強于本科畢業生,優質院校職校就業率甚至強于一般本科院校。很多職校專業實用性強、崗位需求大,這些專業畢業的職校生崗位薪資超過了本科生。即使是那些認為職校生“不愛學習、成績不好”的人,也不得不酸酸地承認“他們的就業好,也許我們也該去讀個職校”。也許大家都聽過“史上最牛女專科生”曹曉潔的故事。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爆發,大學生就業普遍遭遇寒流。不少本科生,甚至研究生畢業即失業,而江西一所民辦職校院校的兩年制專科生曹曉潔,還未畢業就已經被3家跨國軟件公司同時看中并拋出了橄欖枝,并因此被網友羨稱為“史上最牛女專科生”。 
       曹曉潔被3家跨國公司同時青睞的原因,不僅是因為其學習成績好,更因為她的自信和團隊合作精神。據記者了解,曹曉潔在校期間,勤勉努力,并抓住一切機會鍛煉自己。曹曉潔的經歷說明,考上職校并不“低人一等”,關鍵是進入職校后,你用怎樣的心態去對待它。很顯然,像曹曉潔一樣,吃得苦、善于與人溝通、努力上進、開朗樂觀的學生,在職校院校如魚得水,畢業時更能獲得用人單位的青睞。 
       在高考報志愿的時候,考生們也應理清自己的就業觀和教育觀。愿意從最基層做起,愿意盡早接觸社會,接受社會“洗禮”的考生們,不妨報考職校。

 
            


